220 将老当益壮 二更合一275万营养液……(2 / 2)

在他兄长决定出仕的那一刻,他的梦想就轰然破碎。</p>

原本对他和蔼可亲的世交长辈们,当知道张胜想要出仕时,都立刻变了张脸,联合起来使绊子打压张家。</p>

张家虽然在韩国根深蒂固,但张胜太过年轻,又没有显露出太多才华,所以张家原本拥有的那些朝堂势力也见风使舵,不再支持张家。</p>

张良想弥补,拜访了许多故交。</p>

但拜访下来之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p>

那就是韩国太小了。</p>

韩国的世卿之家就那么几家,朝堂势力和民间豪强也都只有那么几家,彼此之间都根连着根,彼此根本分不出谁是谁的势力。</p>

当他祖父当韩相的时候,能为已经长大的父亲铺路,所以父亲成了韩相。</p>

兄长出生较晚,又不如父亲处事圆滑,所以父亲死前没能让兄长进入朝堂中枢,那么兄长就不可能再进入韩国朝堂中枢了。</p>

张家五代相韩,其他人早就眼馋了。</p>

哪怕是张家的盟友都眼馋无比。</p>

现在终于可以轮到其他人当韩相了,张家儿子居然还想再当一次韩相吗?</p>

贪得无厌的张家成了韩国世卿的“公敌”。</p>

短短几年时间,关于张家的流言蜚语在韩国甚嚣尘上,原本张家良好的名声瞬间直落谷底。</p>

韩国的羸弱,韩王的几次丢脸,都被安在了张家身上。</p>

谁让张家当了这么久的韩相呢?韩国衰落如果不是张家的错,难道还能是韩王的错?</p>

不仅朝堂上排挤张家,民间士人也一改对张家的尊敬,抨击张家的不是。</p>

原本投奔张家的门客纷纷离开。还有不少门客在离开张家后,比其他人更加猛烈地抨击张家。</p>

张良从新郑城最嚣张的“二代”,迅速变成了走到路上都会被人嘲笑的落魄子弟。</p>

连张家的良田都有人敢霸占了。</p>

张胜问过张良后悔吗。</p>

张良才知道兄长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场面。</p>

张胜在张家门客几乎已经走光之后,才对张良道:“祖父和父亲不是真的昏庸无能,而是不昏庸无能的人当不了韩相。”</p>

“韩国本来就弱小,与太多强国接壤。若韩国图谋强大,那么就将面临几国共伐。”</p>

“诚然,他国改革时也遭遇了危机。韩国如果能挺过危机,就能变得强大。”</p>

“但良,从韩王到世卿,再到国内士人,他们不愿意冒险。你明白吗?”</p>

张良问道:“所以公子非才会被逼走,是吗?”</p>

张胜苦笑摇头:“公子非不是被逼走,而是韩国从上到下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即使现在,韩王大概对公子非也没有多少印象。”</p>

韩公子非在咸阳学宫已经扬名,在南秦也已经扬名,但名声唯独没有传入韩国来。</p>

或许传入了韩国,但没有进入韩王心中。</p>

这没什么惊讶的。</p>

朱襄原本历史中也是这样。韩非的名声响彻七国,连秦王政都赞不绝口。但韩非在韩国,仍旧没有被重用啊。</p>

张胜尽力了。</p>

他明知道自己尽力的后果,还是尽力地让张良看到了这个后果。</p>

他知道不是张良愚蠢,是他和父亲一直没有将韩国这腐朽的一面,残忍地展露给张家最有才华的张良看。</p>

他们真心喜爱张良,以为能守护张良长大。到那时候,张良再看清现实不迟。</p>

张良不过垂髫之年,应该在父兄的羽翼下快乐地成长。</p>

谁知道张良在咸阳城的一次乱来,与秦太子偶遇,打乱了他们所有的计划。</p>

看着瞬间成长起来的张良,张胜心里痛极了。</p>

“如果我真的不能救下韩国,我就去投奔公子非。”张良对张胜道,“我相信公子非心系韩国,他对未来的选择,一定是对韩王、对韩国有利的选择。”</p>

即使那种选择中没有了韩王。</p>

张胜松了一口气,笑道:“你想通就好。你放心,我会尽力保护自己。”</p>

张良对兄长微笑,但心里黯然。</p>

他知道,张家又不会上前线,所以只要张家不愿意殉国,就可以不殉国。</p>

韩国投降后,只有韩王会死。</p>

若韩国世卿稍稍识相一点,说不定还能在秦国继续为高官。甚至连韩国宗室都能活的好好的。</p>

所以当看到韩国必亡之后,他要如何让韩国上下一心,坚决抵抗秦国的进攻?</p>

连张家都找好了退路。</p>

他难道能怒斥张家不给韩国陪葬吗?</p>

其实张良认为,他该自己去为韩国殉葬的,这样能保全韩国的名声。</p>

但韩非让人送来的信,阻止了他的自暴自弃。</p>

自尽是很容易的事,就痛那么一下。</p>

可张家得了韩国和韩王这么多恩惠,难道就付出一个还未及冠的张良殉国,就能报答恩情了吗?</p>

韩非想保住韩王的性命,想让韩国宗室能在秦国朝堂占据一席之地,想让韩氏不因韩国灭亡而衰败。</p>

这比为韩国殉葬艰难得多。</p>

而且这期间张良遭遇的攻讦,也会严重得多。</p>

不过张良转念又想,自己真的会遭遇攻讦吗?</p>

最可悲的情况难道不是,自己不仅不会因为转投秦国而遭遇攻讦,反而会被韩国上下羡慕吗?</p>

想到这里,张良都忍不住笑了。</p>

这可真是一件让人从心底发笑的事。</p>

“兄长,我去楚国了,你保重。”张良对张胜道。</p>

虽然张家的门客走得差不多了,但张家还有钱,能养家丁力士。所以张良此次出行,仍旧有人跟随。</p>

张胜道:“记住,说动楚王后,立刻南下。”</p>

张胜把“楚王出兵,韩国已灭”才南下的条件改了。</p>

张良听后,惨然一笑,道:“好,我立刻南下。”</p>

张胜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p>

他拍着张良的肩膀,微笑道:“张家的未来就交给你了。”</p>

张良点头。</p>

他起身时腿有点麻,身体不由晃了一下。</p>

张家的未来啊。张良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句话。</p>

他心底的一些东西,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p>

原来他从小到大从祖父、父亲那里接受的教导,都是假的。</p>

全是假的。</p>

……</p>

廉颇打韩国打得十分无聊。</p>

韩国早在秦昭襄王吞噬晋之地时,能打仗的军队和将领就已经被白起灭得差不多了。</p>

白起喜欢打歼灭战。打胜一次,敌方就弱一分。</p>

韩国国土面积极小,即使已经休养生息十几年,也没有足够的兵卒补充。</p>

这一点张良在私自普查韩国土地和税收情况时,找到了原因。</p>

韩国国土面积缩小,但世卿贵族并没有减少。</p>

大量的世卿贵族在自己原本的封邑被秦国吞并后涌入新郑。他们带来了钱和人,但没有最重要的资源——土地。</p>

当一大群没有土地的有钱有人有武器还有权利地位的贵族来到新郑,接下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p>

韩国巴掌大的土地,被大大小小的贵族全部分完。庶民沦为为贵族耕种的农奴,只负责给贵族交税和服役。</p>

韩国贵族土地上的庶民,不是韩王的庶民,不会给韩国交税服役。</p>

韩国休养生息十几年,人口肯定增加了,粮食也增产了,但韩国的户籍和国库都年年减少,还不如秦昭襄王刚停战的时候。</p>

看到这一点,张良才明白为何韩王绝对不会任用韩非。</p>

韩国要强大起来,就要从韩国的贵族手中抢地抢人。这触犯了整个韩国世卿贵族的利益。</p>

其他国家还能开垦荒地,用扩大国土面积的方式保证自耕农为国家纳税服役,韩国呢?</p>

韩国要强大就要更多的自耕农,但韩国要自耕农就要削减韩国贵族的利益,要在韩国拥有更多自耕农的同时还保证韩国贵族的利益需要韩国强大……</p>

张良看到自己画的圈,都笑出声了。</p>

闭环了啊。</p>

他登上前往楚国的马车时,带上了那张画了闭环的图。</p>

他想把这张图给韩非,给他今后的老师看。</p>

老师一定会很乐意与他分享看到这张图的感受,与他一起骂一些人。</p>

比如他不敢骂的人,他的祖父,父亲。</p>

……</p>

廉颇收了南阳之地后,就暂时停战休养生息。</p>

秋收开始了,他要帮助打下的韩国城池收割。</p>

待收割完时,咸阳派来的官吏就到了。他们会清点土地和户籍,为韩人和得到爵位的秦国兵卒分地。</p>

这些地都是韩国贵族的。韩国贵族在被秦国攻打的时候都迅速往新郑跑。廉颇给他们留了一条道,让他们放心大胆跑。</p>

“如果一口气把韩国打下来,秦王还要担心如何分地,韩国那些士人肯定会闹。”廉颇吃着烤红薯道,“秦王下诏说等打到新郑,多围新郑一阵子,等把韩国的地分完后再攻下新郑。”</p>

廉颇摇摇头,满脸嫌弃:“秦王和蔺贽两竖子,从小就蔫坏蔫坏。”</p>

与廉颇一起烤红薯的蒙骜,差点把手烧到。</p>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廉颇他儿子会溜走了。廉颇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p>

真令人羡慕。</p>

“说来你不好好当太尉,跑韩国来干什么?”廉颇疑惑道,“难道是秦王不放心我?不应该啊,他不是那种性格。”</p>

蒙骜道:“君上当然信任信平君,但我闲不住。”</p>

蒙骜叹气:“我老了,不知道还能打多少次仗。与其留在咸阳老死家中,我更想老死沙场。”</p>

蒙骜本来看见孙儿都很有本事,想着退了就退了。</p>

但看着廉颇这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将在发挥余热,他就闲不住了。</p>

廉颇未老,难道蒙骜就老了吗?!</p>

“行,你都这么说来,别怪我使唤你。”廉颇笑道,“我们两个老人就一起战死在这沙场上。”</p>

蒙骜道:“别说不吉利的话,我觉得我俩还能活很久。”</p>

廉颇哈哈大笑。</p>

不过廉颇没来得及使唤蒙骜,蒙骜就得到了秦王子楚派来的另一支增援部队,去攻打赵国了。</p>

赵军从燕国大胜归来,又是围了燕国都城,拿了赔偿就跑。</p>

庞煖这位同样老当益壮的老将刚从燕国战场下来,就接到了赵王驰援韩国的诏令。</p>

秦王子楚率先猜出了赵国的动向,提前让蒙骜攻打赵国,阻止赵国援助韩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