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幼明走了以后,周文遇表面上冷静,可实际上却是紧张到不行,在这种复杂的情形下,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为了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他也算是拼了,好在郭幼明还不完全是个愣头青,知道些轻重,在关键时刻没有找麻烦,还十分配合,也就比较容易控制那些俘虏了。
俘虏们经历了战败以后,大部分都失去了斗志,加以控制并不难,但最难的还是如何应对外部的危险。
比如此地横行的那些马贼,看起来都给神武军几分面子,但只要不大张旗鼓的,哪个不想对这上千人形肥羊咬上一口?
在河中与吐火罗之间贫瘠的地带,贩卖奴隶永远是来钱最快的生意。
而且,沿途抢掠过路的人当做奴隶又是不用本钱的买卖,像这种一次性遇到上千手无寸铁的人,机会可是绝对不多的。
若想在乱世之时能够活命,那就必须得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算计到了。
除此之外,周文遇更加头疼之初则在于郭幼明去寻找的粮食。
如果证实秘密储存粮食的地窖并不存在粮食,那么军心也就必然无法维系,在这种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想要弄点吃的比登天也容易不了多少。
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他能做的也只剩下尽人事听天命了。
此前周文遇在郭幼明面前还算信心十足,表示车到山前必有路,其实那也是暂时安定人心的一种手段。但不管如何的自信,能够起到的作用都是暂时的,唯有粮食才是真真正正能稳住人心的东西。
如果没有粮食,就只能做最坏的打算,放弃那上千的俘虏,只护着郭幼明去寻找叛军主力了。
到了后半夜,简陋的营地外静的连点声音都没有,这种安静虽然意味着没有外来的袭击者,可更潜在的则是昭示着这里寸草不生,连一点活物都没有。
在这种死一般的地方能够活下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为被地为席,既没有挡风的帐篷,也没有照亮的烛火灯光。一切都只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进行,有些人因为患有夜盲症干脆就失去了行动能力。
忐忑与焦虑折磨着周文遇,他在等着郭幼明带回来好消息,可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忽然,一种不通寻常的震动让他从这种焦灼中清醒了过来,侧耳仔细倾听,远处黑暗中似乎传来了若隐若现的脚步声。
而且这种脚步声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成千上万人同时前进所产生的声音。
这意味着,危险可能到来了。
能够听到行军的脚步声,证明对方已经距离他们非常之近,而负责巡逻的小队并没有示警。
周文遇暗叹一声,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这些叛军,他们并非因为战败以后变得迟钝和胆怯,而是原本就不行。
仅凭如此成色的军队就敢在西域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武军做对,这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敌袭敌袭,赶紧吹角示警!”
作为一支乌合之众,没有战鼓也没有金铁之物用来示警,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的吹角自然而然就被约定为遇袭示警的最佳物什。
嗷呜!嗷呜!
吹角声骤然划破了夜空,原本静的连呼吸声都十分微弱的营地猛地乱了起来。刚刚被任命的伍长们还试图稳定手下的几十号人,但能够听从命令的只有一小半。
绝大多数人在被惊醒以后第一反应都是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