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战争扩大化】(2 / 2)

明鹿鼎记 轩樟 3462 字 5天前

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

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

辖区相当今辽宁大部。

自正统后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辽河中游两岸地。

自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间,全境为后金所并。

明代辽南四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现在尽数在韦宝的掌控之中。

明朝设立了: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州,辽东半岛地区,都是州一级,名义上归山东登州府管辖,

但实际上早已经是天地会直属地区。

因为现在山东也落入了韦宝的掌控,韦宝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辽东是有各种道员或者叫道台,这些道员行政上是列在山东布政司和山东按察司之下的。

比如说袁崇焕,尽管他的辖区在辽东的宁远,袁崇焕的职务全称是就是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

辽东一度有几个州,但没有行政机关。

天启二年毛文龙一度收复了部分辽东半岛地区,但这些前线地区从来没有实际派驻过知州、同知等文官。

而是归毛文龙的东江镇下的各总兵管辖。

辽东都司领三十个卫,即: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东宁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前卫、广宁后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义州卫,沈阳中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沈阳中屯卫、铁岭卫、三万卫、辽海卫。

这些卫所,在名义上亦属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顺治十年,1653年十一月,满清成立东北第一府,置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

张尚贤担任辽阳知府,张尚贤曾任山东登州府知府,盛京奉天府府尹,1653年辽东籍的优秀官员张尚贤为辽阳知府,署理招民建府、县及管理政事。张尚贤任山东登州府知府已多年,政绩卓著。

《奉天通志》引用了《登州府志》的有关内容,介绍说:“顺治五年,知登州府事,岳岳刚方,上官敬惮之。时多盗,莅任未几,单骑携一幼子直入其巢,慰喻之,并欲留子为质,贼党感泣就抚,一郡悉安。惩蠹胥,爱士类,绩著维良。”

张尚贤管理所招之汉族人民。熟知当地情况,是一位正直不阿、有胆有识、勤政为民的好官。

仅几个月的时间,招民就达到了预期效果,辽阳和海城人口聚集,城乡出现了生机,这在当年辽东来讲,亦堪称是奇迹。

有这样一位干练的官员担任辽阳知府,并具体操办招民筹建辽阳、海城二县事宜,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张尚贤在督导辽阳、海城二县县令带领百姓开荒种地、建设新家园的同时,积极筹建府学,开办教育。

史料记载:顺治十一年“四月癸亥礼部议复,辽阳知府张尚贤奏言,辽阳应设儒学,令辽生寄籍永平者,拨归辽学肄业。从之。”

在移民坐席未暖、土地尚在开垦、府县初建的艰苦创业时期,张尚贤就狠抓文化教育事业,在辽阳建立了全东北第一所学校,而且是大学级别,省级。

其远见卓识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令人十分钦佩。

张尚贤个人情况,史载不多,但他参与东北政事的记载却不少,这在清朝的汉员同等官吏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查《奉天通志》,仅顺治十一年至顺治十八年的9年间,张尚贤有关辽阳及整个辽东政事奏疏,就有6件。

辽阳县知县陈达德是浙江人,顺治十一年春,先是有浙江人陈达德招民140户,被任为辽阳县知县。

海城县知县王全忠辽东人,辽东人王全忠招民有功任为海城县知县。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

自此历嘉、道、咸、同四朝,守、巡道的设置基本未变。至光绪年间,

在奉天省设四道,在吉林省设四道,在黑龙江省增设三道。

清初期清朝对汉人实行了灭种政策人口几乎灭绝,土地荒废,顺治年实行了开垦政。

努尔哈赤时,攻城略地,无论降否一律屠杀。天命三年,努尔哈赤攻明清河城,城破“尽杀其兵,被杀者之下,压死未受伤者亦甚众”。

翌年,努尔哈赤攻陷开原,“城中士卒尽被杀”。

夺取铁岭后,城内官民也“尽杀之”。

进入辽沈后,对汉人仍采取屠杀政策。

当时建奴可能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强横的,目光短浅的民族主义,二可能是粮食不充裕。

皇太极对其父的错误政策曾有深刻的反省。

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在给遵化巡抚王元雅书中云:“昔辽东叛民,我曾杀之,甚是懊悔。今图治更新。此无俟我言,尔等亦闻之也”。

皇太极向明廷官员公开承认其父,也包括他本人过去对辽东汉人、汉官的屠杀是错误的,深感懊悔。并明确表示:纠正过错,“图治更新”。他说:“民人皆我赤子,来归之后,自当加以恩养”。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大败明朝军队于萨尔浒山下,努尔哈赤决定在城东八里的太子河畔另建新城,天命七年,1622年四月新城工竣进住,

这就是建奴口中的东京城。

1625年,建奴迁都辽阳,同年迁都沈阳。

如果韦总裁能拿下义州,将彻底改变辽东格局。

韦宝想过各种可能性。

对于拿下义州之后的影响,韦宝想的并不多。

宝军的实力,大明朝廷一定已经有所耳闻,会不会引起大明朝廷的警惕,韦宝无所谓了。

你没有给我银子,我自己出钱拿下了义州,够对得起你朝廷的了。

如果朝廷还要猜忌,或者拿下之后,明军边军无能为力,无法守住,那韦宝也不管。

反正韦宝主要不是震慑大明朝廷,而是为了震慑努尔哈赤,让建奴在宝军面前彻底老实!

给辽南与朝鲜迎来稳定的发展空间,给蒙古人以足够的震慑,让蒙古人知道谁才是大佬!

但宝军在野外作战,其实也没有占到过建奴多少便宜,真的把战争规模扩大到争夺义州之后会如何演变,实在不好判断。

别等下偷鸡不成蚀把米,又花了大量的军费,又没有达到效果,就真的丢人了。

韦宝判断,以现在在宁远城防御成功,又成功灭杀了上万建奴精锐的战绩。

即便努尔哈赤还不服软,也服软一半了,努尔哈赤最低限度得拿出五六百万两纹银,得同意和亲!

如果输了,别说五六百万两纹银,建奴将一分银子不出!

这让韦宝十分矛盾。

对于宝军在野外与建奴作战的情况,因为发生的很少。

所以韦宝更多的得借鉴明军在野战中与建奴的对战状况。

明军在野战中打赢或者胜负相当的战斗很多,宁锦之战中满桂援宁远途中与八旗野战即不分胜负,在宁远城下与八旗野战也丝毫不输八旗。

大凌河之战中的一支明军还曾把八旗旗主多铎打下马来,幸被部下救出。

还有浑河之战,白杆兵曾一度打的八旗红拔牙喇惧战,并俘虏八旗两名参将。

松锦之战中的乳·峰山之战明军更是主动进攻,双方胜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