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强大无比的读书人(1 / 2)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219 字 10天前

自从李轩改变了对幼军营的处理办法后,幼军营的学生们已经不再是完成基础文化教育后,直接送往国子监或者是武学堂了,而是继续在幼军营学习。

李轩给幼军营安排的学业课程可是有十二个年纪呢,虽然说现在最高的也不过是六年级学生,但是他实际上连十二年级,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高三的教材都已经是编写出来了。

当然了,局限于他本人只是丰富程度,这些教材都是不完整甚至上下都是难以衔接的,很多东西李轩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只能是将就着用。

同时因为除了李轩自己外,也是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个合格的老师,所以李轩现在只能是亲自对五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

至于低年级学生,则是让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代为授课了,不然的话,李轩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在严重缺乏老师的情况下,对幼军营里的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也是要求非常高的,没有一定的悟性根本就学不会。

而这样的人,其实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称得上一个天才的称号了,并且数量绝对不会多。

单单靠幼军营里的那些孤儿们,已经是无法从中挖掘更多的天才了,哪怕是现在的幼军营相对于几个月前,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倍之多。

如今在肇庆的幼军营,估摸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人,此外还在广西柳州、梧州两地设有分营,柳州分营有两百多人,梧州分营也有两百多人。

这些幼军营的学生,清一色都是孤儿。

但是说实话,孤儿的数量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此外随着控制区内不在爆发战争,孤儿的数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所以李轩想着,是不是该向全社会进行更大范围的招生了,他就不信了,控制区里数百万人口,就挑选不出来足够的天才。

早年李轩成立幼军营,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成立一个大唐王朝版本的孤儿院而已,但是到了后来,李轩就想要把幼军营当成少年军官团培养,但是现在,李轩的想法又是发生了变化。

他认为,幼军营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对的,其中一部分学习能力跟不上的可以培养为官员和军官,而极少数学习能力强的则是继续培养,争取培养出来一批科学家,再不济也得培养出来一批合格的老师出来。

然而靠目前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自己拿着教材自学的情况下,能够脱颖而出的人还是极少,而李轩也不可能说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教授。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生源,再找出多几个自学能力强的天才了。

孤儿不够用,那就招收普通民众的子弟好了!

李轩是大唐皇帝,而且还是率领军队开创了目前大唐王朝偌大局面的马上皇帝,他想要做什么,自然是没有人会说三道四的。

简单的几道指令下去,幼军营就是进行了改制,柳州分营、梧州分营这两个分营只负责教授三年级以下的课程,并且改成为幼军营柳州初等分营、梧州初等分营,学业已经超过三年级的十多个四年级学生一律转入肇庆总营。

幼军营肇庆总营,则是章程照旧,这个改制其实就是把两个分营的四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送到肇庆来学习,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更好的师资,要不然的话,待在分营里他们连老师都没有呢。

幼军营的内部改制,其实不大,和外界的关系更是一点都没有。

而真正大的变动则是,李轩在幼军营之外,预计在黎平府、柳州府、梧州府、肇庆等几个大的州府里设立一共六所少年学院,招募年满六岁、十岁以下的普通民众家的少年入院学习,主要课程效仿幼军营里的体制,学制为一年级到三年级。

并且规定,但凡考入学院,一律学费全免,包食宿,将来还能直接升入国子监或者武学堂学习。

同时在肇庆府设立高等学院一所,学制为四年级到十二年级。

实际上这一套模式,全都是效仿幼军营的,甚至连里头预定的老师都是幼军营里的高年级学生。

而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李轩在教育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的试探。

当然了,为了避免传统士子的反弹,李轩用的名目是皇帝心系百姓,苦于平民百姓子弟无求学之道,所以才会设立少年学院。

不过现在的关注大唐王朝的士子们,现在都盯着今年的秋试呢,哪有闲工夫去搭理连听都没有怎么听过的幼军营和少年学院啊。

自从第一次开科取士获得成功后,尤其是这些新科士子们都已经当上了官后,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的士子们那里还坐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