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让人无语的抚恤制度(1 / 2)

明朝第一昏君 地奘 1512 字 12天前

“孤将你们召集起来,可知原因?”

“殿下让我等学习圣人教化,为国效力。”

“没错,学习圣人教化,君子之道,为国效命。

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老臣老去,诸位都有登上朝堂,左右天下大势的那一天,故今后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有伟人曾说过,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那我等便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习武,以手中之剑,以胸中之血为国家为百姓,耕出一片可耕之地。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他本以为自己一番热血演讲,会引起热烈反响,谁知换来的是沉默,过了半晌依旧是沉默。

气得朱厚照差点骂娘,那些文官子弟没点反应也到罢了,人家讲的是耕读继世,诗书传家,玩的是笔杆子,不讲究这一套。

可你武将子弟是什么意思?为国死战,这不是武人应有的品德,怎么到了你们这一辈,全都是贪生怕死之徒。

起身就要怒骂,然而想到大明朝的抚恤制度,顿时泄了气。

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说起来铁骨铮铮,没有哪个朝代可比。

但限于朱元璋的出身,眼界不开阔,这死亡抚恤制度实在差的可以。

张老三战死沙场,只得了三两抚恤金,他以为是被上官贪污克扣,这才导致只剩三两,专程命人彻查。

后来发现,特么的抚恤金的确被贪了,但被贪的是二两,哪怕没被贪,也只有五两抚恤金,大概只相当于士兵三四个月的饷银。

你让这些士兵怎么去为国卖命?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每个人都有妻女老小,当兵报国不惜生命,那都是口号,更多的人还是当兵吃粮,为了混那一口吃食。

真正为国效力,可以不顾自己生死的同样不少,但人都有弱点,他们可以为国家不顾自身生死,却要顾及家人,顾及自己死后,家人该怎么办。

区区五两抚恤金,连办个丧事都不一定够。

而失去了家庭顶梁柱,不家破人亡就是好的,更大的可能是一家老小苦苦支撑,然后支撑不下去,只能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可以说很多愿意为国效死的人,不是怕死,而是不敢死,不能死。

如果说为国战死后,抚恤金高高的,足够家人生活,父母,国家替你养,妻儿,国家替你照顾。

平时受国恩惠,到了必要时刻以死报国没问题。

国以国士待我,何惜以死报国。

结果出了问题,国家不管,谁敢以死报国,哪怕不怕死,敢于为国家牺牲,也得考虑妻儿老小。

他以死报国,一死百了,家人怎么办,妻儿怎么办?

做为家中顶梁柱,他不能死,纵使苟且偷生,也得为家人留下这条性命,撑起家庭这一片天。

以至于到了现在,没有人想为国捐躯,没人敢为国效死。

当然这抚恤制度不是他能做主,别说他还不是皇帝,哪怕真是皇帝,都不敢轻易更改,实在是大明军户制度就是个坑。

大明两百万士兵说起来很强大,毕竟两百万啊,后世百万雄师过大江,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两百万是什么概念?

更别提,大明最多的时候拥兵两百七十万,足以组建二十七个十万人规模的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