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1991年,印度进行了经济改革(就是本书开篇的那个时期),新的投资法规定外国公司可以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于是1994年可口可乐在印度投资七亿美元的项目得到了批准。不过由于晚来一步,所以无论可口可乐怎么努力,在市场占有率上都仍旧落后于百事可乐。
这件事无论闹的多大,自然都是与沙克鲁无关,只是这件事还是让他心生感慨,因为前世在国内也经常发生一些跨国公司侵害内地消费者的案件。kfc的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高露洁牙膏事件等等,这些案件都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很多也不是由消费者揭露出来的,而是由国外的检测机构或者是国内的一些检测机构检测得出的,消费者只是消息的接受者,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害,当我们的媒体与报纸纷纷跟风报道给跨国公司形成强大的压力时,奇怪的是,短时间之后,所有的抨击与报道都消失了,而他们的产品也继续在中国销售,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又是那些“二流”产品,着实不敢打包票。
就在沙克鲁乐呵呵的看热闹的时候,拉库马忽然找到了他:“老板,理工学院的院长想要见您,说是想要跟您谈一下咱们现在正在拍的这部电影的事儿。”
沙克鲁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他找我干嘛?不会是咱们这部电影哪里得罪了他们吧?”
“说实话老板,我也担心这点呢。毕竟咱们电影明摆着就是讽刺现行的教育制度,播出之后肯定会有教育界的人士看不惯,尤其是咱们现在就在理工学院的德里校区拍摄呢,所以他们对于影片的内容肯定是最了解的。哎,如果真是理工学院的院长亲自出面打压这部电影的话,那咱们可真就麻烦了。”拉库马忧心忡忡的答道。
拉库马的这番话并不是在危言耸听,iit也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教育界乃至在整个印度的影响力是极其恐怖的,校长巴隆迪说出来的话就算是总理辛格都得掂量掂量,如果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真的让校长巴隆迪感到不满,出手进行打压的话,那这部电影能不能上映都是一个问题。
可能是病急乱投医,拉库马此时出了一个馊主意:“老板,要不您等会儿带张支票去试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