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壮士断腕 1(2 / 2)

“我现在要撤离的是所有能躲开德军这一轮攻击的部队,我要尽可能多的把精锐部队、重武器以及物资从德国人的攻击下撤出去,然后,我会等待从登陆点过来的增援部队,在积蓄了力量之后,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霞飞说道。

所谓壮士断腕不过如此!在战线已经被突破。而法国陆军无法封堵缺口更无法在野战中击败巴伐利亚军团的情况下,霞飞下达了这个冷酷但是充满了智慧的命令!在这个命令中,所有无法撤离的法国陆军部队将继续在原地固守,而法军所有的机动部队和能够撤离的后勤单位则要暂时跳出德国人的打击范围!

没错,就是跳出德国人的打击范围。无论是闪电战还是大纵深作战,其核心的一点都是尽可能的向敌军后方展开进攻,阻止对方重整防线。然后在前进的过程中分割孤立对手,把完整的敌军打散然后一口口的吃掉。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进攻方一次能打多远!

为了打得更远,使用闪电战的德军用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组成了最锋利的矛头去切割对手。为了打的更远,俄国人的大纵深作战实行多波次进攻,在撕开防线之后,大量的机械化部队才进入战场,以防这些金贵的军团在突破对方坚固筑垒区的过程中蒙受损失。撇开一切其它因素,如果想要对付大规模机动化兵团的快速作战,在正面防线无法抵挡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的部队有重整的机会重新组织反击力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霞飞虽然无法用语言来总结出这一切,但是很显然,他也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一些真谛!既然巴伐利亚军团势不可挡,与其加入一场主动失败的决战,为何不先趁着自己手中还有大量的车辆而先撤离一下呢?保留了精锐也就保留了希望!所谓保证有生力量就是这个意思啊。

虽然巴伐利亚出了一个穿越者,让这个时代的技术和工业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在历史的局限性下,这种提高更多的是数量上而不是质量上,汽车的性能和稳定性依然很成问题。而所谓的坦克虽然直面性能还算不错,但是各种部件的寿命过短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而这些零零总总的问题加在一起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即使,在比较适合坦克作战的小亚细亚平原地区的战场上,装甲部队因为硬件的限制,突破距离依然太近,按照巴伐利亚军团的估算,在3天时间里,以坦克和装甲车辆为主的部队以战斗状态最多突破100千米就要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否则,装甲部队的状况会差劲的要死!

而霞飞发布的命令是什么?让部队后撤至少50千米,如果算上法军的纵深的话,那么霞飞撤退后的距离和德国陆军出发阵地之间的距离差不多还真是100千米上下,也就是说,到了这个距离,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