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卖粮者言(2 / 2)

唐砖 孑与2 2512 字 21天前

他不想告诉因为这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草原上已经死了多少人,不要说想把小姑娘抢走的,就是对那日暮稍有不敬的部族都已经被灭亡了两个,而那个小姑娘的身份,明显比她的母亲要更加的高贵,一旦被相国抢走,以唐人的性格,此事只能不死不休。

禄东赞呵呵一笑说:“我也就是看中了那孩子身上的一股钟秀之气,咱们的孩子身上可看不见,也罢,明知不能取而取之,智者不为也,是谁给那个小姑娘送了狗奴那就连狗奴的妻儿一同送过去吧,就说是怪人送的就好。“

见手下的吐蕃人应诺之后,就把皮袍在腰上扎紧,踱出帐篷一个从人都不带,就在稀稀疏疏的人群里闲逛,有时候从汉人商贾摆在外面的口袋里捞起一小把麦子,查看粮食是不是好粮食。

“客人请尝尝,这是关中去年上好的麦子,簸的干净,晒得干,绝对不掺夹沙土。“见衣衫华贵禄东赞对粮食感兴趣,商贾连忙上前搭话。

禄东赞把粮食扔到嘴里几颗,咬开,嚼了嚼,点点头说:“确实是上好的粮食,没有受潮,没有发霉,你做生意还算厚道。“

“贵人哪里的话,大唐商贾从不掺假,做生意其实就讲了一个长久,老汉做这一行已经很久了,缺德的事情从来不做,不知道先生要多少粮食,就是一个部族的粮食老汉也供得起啊“

禄东赞的瞳孔不由得缩了一下,奇怪的问:“据我所知,大唐从来不允许粮食外流,老先生这里却能大肆的买卖,这是何故“

商贾闻言捋着胡子笑着说:“贵人一定在雪原上住的久了,不知平川里的事,您说粮食不许出关的事,那是贞观七年以前的法令,现在,关中粮食多的吃不完,朝廷的常平仓也收不了多少,百姓家里粮食又多,怎么办总需要一个去处啊,不能烂在仓库里虫吃鼠咬的,就只好卖给草原上的牧民,换些牛羊皮张回去,就是换羊毛也好啊。“

禄东赞被商贾的一番话说得头晕目眩,中原之地什么时候富庶的到了粮食吃不完的地步了这不可能,粮食应该永远都不够吃才是,吐蕃人在冰雪里挣扎,在饥寒交迫中哀嚎,山下的人粮食居然多的吃不完

“呵呵,老先生诓我,世间那里有粮食吃不完如此离奇之事。”禄东赞不动声色的继续问,这次下了高原,看样子需要好好见识一下中原风物。

商贾见禄东赞不信,更是得意,从筐子里抓出一把粉条递给他说:“那是您不识我祥瑞之故,您手里拿的是粉条,就是用祥瑞土豆做的,这东西一亩地产千斤不费事,还有玉米,如今也已经在关中大肆的开始种植,亩产也不错,如今朝廷已经把农税一降再降,看样子过上个几十年,就没有农税这一说了,您说说,多吃一口粉条,玉米的就少吃一口麦子,再说如今关中又兴盛养鸡鸭,猪羊,谁还没事干抱着锅盔整天啃这样一来,粮食不就多出来了

“一亩地产千斤”禄东赞眼中升起浓浓的戏谑之意,真把我当成普通吐蕃人来欺骗了一亩地能收三石麦子,就算是不得了的好年景了,千斤

见禄东赞怀疑,商贾干脆停下手里活计对他说:“没指望您信,早几年说出来老汉我都不信,老汉家里也有地,老婆子和儿子在种,秋天的时候,地里面满世界堆得都是土豆,都在发愁,一亩地的收成,老汉一个人背了整整一天,才背回家。”

禄东赞忽然发现,这个行商说的好像不假,因为剑南,南诏,这些和吐蕃接壤的地方,很久没有收到饥荒的消息了,听说好些部族已经放弃了种青稞,一门心思的养牛羊,当初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逻些在白灾的时候都是哀鸿遍野,那些部族何德何能可以平安的渡过灾荒难道说他们的粮食都是从唐国得到的

吐蕃虽然被赞普统一,然而,这不过是一个名份而已,就是说所有的部族头人都承认赞普是王,但是,其他的权利依然是部族头人的,每年上贡一些粮食,牛羊而已,所谓令不出逻些就是这个缘故。

“贵人啊,其实雪原上就没必要种什么粮食,青稞一亩地就打一点点,你们又不会种地,养牛羊才是行,听说现在雪原上的羊绒已经价比黄金了,养上一群羊,剪毛,梳羊绒才是正经,把这些东西给老汉,老汉拿粮食跟您换,保证一年落到手里的粮食比你种田还要多,听说剑南高原上的一些部族,就和中原的大商家签订了合约,不种田,光养羊,衣食无忧的都肥成猪了,老汉插不进去手,只能到这里碰碰运气,想要粮食您发话,老汉一定给您备足了,就是高原上上不去,镖局也不愿意去,需要您自己运上去。”

禄东赞的心,早就坚如铁石了,可是听到这个商贾的话,额头的冷汗就一直不停地往下流,关中有没有亩产千斤的祥瑞他不清楚,他从商贾的话里面听到了一个让他肝胆俱裂的可怕消息,那就是唐国商贾正在一点点的蚕食吐蕃,春蚕吃桑叶还会有沙沙声,这些商贾蚕食吐蕃,无声无息。

人到底是需要吃粮食的,吃羊肉的时候吐蕃人都想有口糌粑配着吃,青稞这东西怎么可以不种产量少就不种天啊,养羊能换到更多的粮食人家万一不换了,你们吃什么把自己部族的命根子交到唐人手里,这需要短视到何种地步才能做得出这样昏悖的决定。